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教改 >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历史督导检查报告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历史督导检查报告

2020年03月02日 09:28:56 访问量:231 作者:赵玉明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历史督导检查报告

                        赵玉明  2019.12.20

从2019年10月18日开始到2019年11月14日为止,本人跟随初中视导组和小学视导组还有市高中视导组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视导检查。

听课的过程中继续围绕旗教研室工作重心“如何把握学科本质”、“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展开,力图内容、形式、手段的有机结合。同时本学期本人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全市高中历史学科基本功竞赛、承办了为期一周的全市初中历史学科基本功竞赛、组织了两次以同课异构形式的同频互动活动,所以下面我结合上述活动和平时的教学视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谈一谈我对课堂教学改革一些感想和体会与大家共勉,希望各位同仁有所启发、辩证的吸收。

亮点:设置有价值、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开放性讨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陈慧艳老师的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设置了“你认为新航路到底是怎样一条路”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看问题的开放性思维。在小组充分讨论后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新航路是一条精神之路。因为从航海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个性品质;有的同学说对欧洲国家来说是一条崛起之路,因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的说对亚非拉国家来说,是一条灾难之路,因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长期的贫困与落后有的说是一条文化交汇之路,因为各地的文化得以交流发展。作为老师此时应该对于学生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因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给予结论,是一条精神之路,是一条崛起之路,是一条灾难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汇之路,而是既有论点又有论据,史论结合,即说出了他是怎样一条路,又说出了他为什么是这样一条路也就是原因。当然这也说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实证意识的渗透和强化,学生已经逐渐习得了运用唯物史观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此时作为学习共同体重要一员的老师也不应该袖手旁观,应该顺势利导及时给予补充完善,新航路更是一条经济交流之路,从新航路开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正是新航路的开辟。

对于类似的开放性讨论胡吉雅老师也提出了“有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恶魔,也有人说他是有功之臣,你怎么看?”;胡宪华老师以点带面纵向对比了中外航海史上的两大事件,提出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哪一事件在世界上影响更大?”这样的类似的开放性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最终列表归纳总结时间不同、目的不同、交往方式不同、结果不同。郑和下西洋比较早,探寻新航路晚半个世纪;一个是为了宣扬国威,不计成本、一个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一个是和平交往发展友好关系、一个是暴力冲突殖民掠夺;一个是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而新航路的开辟是各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起来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观念逐步形成。所以郑和下西洋尽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壮举,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观念的形成,世界七大洲直接建立起经济联系,所以影响更大一些。

这样的开放性讨论没有固定的答案,不追求答案的整齐划一,学生只是从问题的本身出发,树立实证意识,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看法,并做出言之有物的、有理有力的解释。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但这样的讨论又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对于学生的思维上偏差,老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帮扶引导,使之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引领,体现国家意志,落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最终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亮点二:基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原创课件设计、形象直观、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解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胡吉雅老师对于探寻新航路的意义之二,采用图示的方法因为没有中间商的盘剥直观揭示新航路开辟以后各大洲之间直接建立起了联系,这一环节处理的非常好,浅显易懂又便于理解记忆。胡宪华选取的新航路过程的视频短片进行播放,有效的将教材活化,无疑起到了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三位作课教师的课件都属于在借鉴网上资源的基础上的原创设计,基于借鉴继而创新,这也是我们这次网上教研活动的初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大家教学设计原创、课件原创。

亮点三:情景创设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注重学法指导。

胡宪华老师以“15世纪的亚瑟的梦想为主线,展开了本课的教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亚瑟是怎样说服国王等人的呢?引出原因条件,同时运用唯物史观的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语道破了什么是根本原因、什么是直接原因,同时“人与客观世界”作为判断标准浅显易懂的区分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条件具备以后亚瑟出发了,引出过程,亚瑟回到欧洲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引出对欧洲的影响,老师进而渗透无论对待人和事都要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整体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生活化的情境的创设,无疑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

反思与思考:教材研读不够,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相应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于三位老师的新航路这一课,我觉得值得修正的地方是应该把这一课放在整体的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背景之下来宏观设计,探寻新航路这一课放在整个单元框架之下所处的地位时,上呈文艺复兴,下接殖民掠夺,讲完这一课之后,应该把探寻新航路和之前的文艺复兴让学生尝试着做一下对比,体会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分别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二者的共性在于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4世纪是一个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应该就课论课,应该有一个总体的宏观把握。要注重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效衔接,向前延伸、向后拓展、保持课时课堂结构的完整性。

所有这些都源于对教材不熟。正是由于教材的不熟,也就相应的引发的一系列教学设计上的问题。教材不熟说明我们研读的不够,由于对新教材的研读不够,就只能就课论课,不能适时地向前延伸,向后拓展,没法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课时内容置于单元整体框架之下,进而总结规律性的认识;不能准确的把握学科本质,抓住课时的主旨、立意、灵魂,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升华;不能有效地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教育因素;不能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增删取舍、活化整合,避免完不成任务现象的发生。例如在市级基本功赛上完不成任务的人大有人在。以市大多数老师的课堂结构不完整,规定的10分钟和45分钟没有完成课时任务。

过分注重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和五四运动的基本信息的积累,时间分配不合理,最终导致两课的影响部分没有凸显出来或来不及展示,究其原因就是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不准确。有的老师,对教材上的辅助性栏目一一展示。其实教学教材中的辅助性栏目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并不一定完全走程序性的一一呈现,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的增删取舍,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分割。学习完新航路这一课,应该树立一种开放的世界意识和大国海洋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五四运动的影响那段话,篇幅比较长。学生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可以分组让学生仔细研读每一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达到识记的目的。例如,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伟大国运动。彻底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不彻底而言;而反帝反封集中体现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句口号上;爱国体现在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行上。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因为它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各族各界人士活动广泛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所以是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  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陈独秀继续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任中央局总书记,成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所以也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  为什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的对比,说明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的舞台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转折点,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样解读透彻了,学生理解了,学生记忆起来也就不难了。我们的教学也就不会单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了,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再如教学视导中郭立娜老师讲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如果抓住这一课的本质主线的话,其实无非是通过对比秦皇汉武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说明汉武帝的诸多高明之处,进而突出课题:汉武帝进一步巩固了秦朝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所以此时的老师需要创设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凸显他的高明之处。例如:什么是推恩?怎么推的?你能根据课文中的文字用图示的方式给直观的表达出来吗?谁感恩?大家根据图示合理的推理想象,“推恩令”一旦实施起来,难度大还是难度小?再如:思想上,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李斯的“焚书坑儒”哪种措施你更喜欢?为什么?汉武帝设立太学,发展儒学教育,通过开办学校来教化百姓,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统一了全体国民的思想,比秦朝的“焚书坑儒”这种暴力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柔和而易于接受。,进而体现它的高明之处。最后,对比汉初的和汉武帝时期对待北方匈奴的措施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汉初国力弱采取和亲的方式,而当汉武帝国力强大以后漠北之战北击匈奴,进而联系现实,研祥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

当然我们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目标定位和表述不精准、没有使用核心素养目标;课件过多过滥,甚至存在重复性课件;教师的教态过于随意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结束语:历史教学的基本导向基于借鉴继而创新,在于鼓励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进一步捕捉和发现课堂教学中新的立意与创新点,增强设计的后劲与原动力,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督促教师开发课件的使用功能,娴熟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使之有效地辅助教学,学百家、融千家、成一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个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渐进发展的状态,永远行进在课改的路上,相信明天的你一定会比今天更优秀!

 

 

 

 

1

 

 

1

 

编辑:傅小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喀喇沁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