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教研 >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2017年04月06日 15:03:30 访问量:416 作者:孙宏伟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乃林中心校  孙宏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了《农村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策略研究》总课题,下设27个子课题,不仅在宏观上对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把握,而且还从微观上加强了对推进素质教育多方面的探究,实现了全员”“全科”“全程”“全体”“全方位的目标。

上学期,我们以总课题为统领,以全员教育科研行动单位建设为目标,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改革实验,构建起总课题——子课题——小课题的课题研究网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向全体教师,要求每个教师在27个子课题的基础上,把子课题细化成小课题进行研究,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人人都参与,人人有课题,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而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更富操作性,更具体,研究更具实效。

今天我的话题就围绕小课题展开。

一、什么是小课题和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就是小的课题,就是小的研究项目,只不过它的研究范围是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实在、明确,研究难度更小、教师容易驾驭,研究周期比较短,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甚至可以是三四个月。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小课题的主题比较具体,它深入到学科工作领域内部,是指向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而不是笼而统之,摸不着头脑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方式。我觉得,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有选择的发展。小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变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小课题是一个内容,给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而小课题研究是具体的实践,具体的落实。如果光有课题,没有课题研究,课题也就没有了意义。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小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行动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其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一定实效。一般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

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教师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们往往害怕搞研究,即使是搞研究也是在敷衍,甚至反感做教学研究。

如: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写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再如:研究的氛围不浓厚,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还有,材料的积累虚多实少,不是在网上随便下载,就是互相复制,再就是随意写上几句与课题无关的或无关痛痒的句子敷衍了事。缺乏研究中真实的过程积累。

四、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研究

我们要树立行动即研究的理念。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注重实效。行动研究就是对行动的研究。教师要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包括视频材料),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尽可能把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表述,说清楚事情的演变过程,总结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明教师及学生行为变化的曲折过程,并尽可能用较为全面的事实表述实际效果。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实践(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教研组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行动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制订行动计划实施和记录行动反思和评价.这也正是小课题研究所要遵循的研究过程.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小课题研究的案例

案例1  “站起来就说

顾老师任教语文学科,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的确,那样的课堂常常如入无人之境。经过一番思考,顾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文章的启示,尝试站起来就说。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54%的支持率让他颇感欣慰。然而真正实施起来,竟无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征求部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顾老师感到光凭激励还不行,还得强迫,于是他又公布了一项新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学生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此举见效显著,课堂气氛随即活跃。然而,顾老师很快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顾老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

案例2  “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任教五年级语文的王老师,意外发现本班部分学生有长期抄袭作业的现象。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恼怒,先是不动声色地与个别学生接触,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她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王老师首先设置了专题作业评讲课。评讲课上她先表扬了所有语文作业全对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作解题示范,几个抄作业的学生自然就挂黑板了。尽管在座的学生大多心知肚明,但王老师仍未解开真相,这让抄手们十分愧疚。接着,王老师又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中队会诚信为金,大家通过讲故事、演话剧、夸典型、表决心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和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改进。首先,她在班上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们积极、正确地对待学困生并给以学习援助;其次,她在平时的新授课上,特别留心学困生的表现,有针对地调整教学节奏;再次,她在作业批阅中增大了面批的分量,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孩子们渐渐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诚挚关心,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小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还有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是关于教育问题的,但我觉得它对教师学会过程操作,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去落实小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帮助和启发.尤其是案例中"实施和记录行动"环节,最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案例: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发现班里有一个叫小亮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总是玩手,下课还招惹同学,班里常常因为他被扣分,同学们也不喜欢他.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呢 这位语文老师制订了行动计划,并用实施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和反思行动.他的实施记录表分为这样几项内容:时间,要求,实施过程,效果,原因分析.我们从中选择三天的记录,体会一下他的研究过程.

对小亮的要求是:尽量别把手放在前面,坚持两节课.实施过程:早晨到校后就给他提醒,提出希望,告诉他表现得好,将得到表示纪律好的绿星;效果:没有做到.原因分析:第一节数学,我没有和数学老师沟通.(于是他马上在第二天和其他老师沟通,进行了调整).

第三天对小亮的要求是:在我的语文课上举手发言不少于5.实施过程:尽量在他举手时叫他或向他点头示意教师的关注.及时发给他表示纪律好的绿星.效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很少再玩手了.原因分析:通过提问,可以集中他听课的注意力,同时也让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

第六天,对小亮的要求是: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周一到校后,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实施过程:周一一大早,我就在班里等他,小亮拿了几个小镜框跟我说:"咱们班谁表现好,就把谁的照片展览在镜框里."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效果:得到表扬,小亮很高兴,这一天都表现很好,又有同学参观了他的小镜框,开始接近并喜欢他.原因分析:愉快的情绪使他乐于上进,并有了做好学生的自制力……

从这位老师的实施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实施的过程是落实计划的过程(提出坚持两节课的要求,让他举手发言,给他一次为集体做好事的机会,这都应该是事先计划好的行动);实施的过程,也是根据实际调整计划的过程,第一天因为缺少和其他老师沟通,没达到预期效果,他马上做了调整;同时实施过程更是一个记录和反思的过程:他详实记下了每天提出的要求,学生表现,达到的效果等,积累下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和真实性.这其实就是科学的研究;同时,记录和反思分不开,这位教师通过对效果(达到或没达到)的原因进行分析,不断反思,记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和灵感的火花.这些东西只有当时记录下来,才能准确,全面地记载实践和思考的过程,否则很多宝贵的东西就会白白"流失".

小课题研究重在过程.也只有通过记录和反思研究过程,才会有体验和收获.所以提倡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以写研究日记,随笔,叙事,反思,以及刚才介绍的实施记录表等多种形式,记录研究的过程.这其实就是最简便易行的小课题研究方法.(当然也并一定每天都记,什么都记,应该及时记录那些有意义,有感受的重要环节.)这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去做.如果我们能像刚才案例中提到的那位老师那样,在一个阶段内,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坚持一个月,会有什么效果 坚持两个月三个月,又会有什么效果 相信大家在这种研究中一定会感到充实和快乐,一定会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

五、小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

小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1、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教师以类似于写故事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和发人深省的教育事件,并分析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感悟理解。就是叙述,就是事件(故事),研究就是追寻事件(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2、案例研究

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张肇丰)教学案例可以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某个教学中的主题展开,构成可供他人讨论、学习的教师培训(或个人研修)材料。

3、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研究。要考虑你的课题会与前人某些问题的研究有关。前人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应当研究这些文献,利用这些文献,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充实,更加具有理性和权威性,从而也就更加具有说服力。

4、观察法

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观察技术。如在观察前要拟订好详细观察提纲,制定观察的标准、记录表格、速写符号等;观察过程中记录要及时客观、简单明了,也可借助于摄像机、录音机等,更精确地记录下观察对象的各种情况;观察后要及时处理观察的材料,做到数量化、系统化,为日后撰写研究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5、调查法

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只能获得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的准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例如,我们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当然主要采用实验法,但也要使用测量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进行测验),也可以用调查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了解学生的反映)。再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的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六、小课题研究的步骤

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1、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实际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题目的解释,差生的转化,某节课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关于作业的布置,学生自习课的自我管理等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在于你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有了问题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能通过自己独立解决的自己去解决,难度较大的还可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或是利用网络资源及查阅图书来解决,与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3、尝试操作再修改。将形成的思路或计划放到实践中去尝试,这就是所谓的实验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思考,自认为找到了解决措施,但它的效果如何,只有到课堂上去试一试,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效果真的很好了,可以进行总结成文,如果效果不理想还有有待提高改进之处,当然还要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再到课堂中去尝试,不断反复以至理想。

4、把研究成果写成经验材料或论文。不重视写是教师的一大损失。不写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写出来可以作为经验让别人共享,写出来还便于以后自己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提升,再说写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研究再一次进行总结反思归纳的过程。写成文章的过程中还会促使自己去翻阅、查找更多的图书资料,不仅使自己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易于养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好习惯。板凳宁坐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可以作为指导我们将研究成果写文章的一个基本原则,将研究过程、改进过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如实加以记录,再加上合适的理论指导,不去写空话、套话、假话。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一书中就有很多教育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教育研究家斯腾豪斯指出,私下的研究得不到公众的批评和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的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是没有用处的。

5、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进。

七、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

因为中小学教师自始自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的现实场景之中的,所以小课题研究成果也应有自身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也可以是教育反思。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该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己的教育行为,记载真实的教育场景,有意识的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的了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况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第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第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第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教师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是很多的,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有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等。

 

编辑:傅小丽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喀喇沁教研网 特此声明。